為何飛機起降時要打開遮光板?

 

 

   航班在萬米高空飛行,陽光可能會比較刺眼,靠近舷窗的旅客拉上遮光板,有助於高質量地休息。但是,經常乘坐飛機的旅客都知道,在飛機起降時,乘務員總是提醒大家打開窗上的遮光板。看似如此細小的環節,為何乘務員會不厭其煩地提醒,這對飛機安全飛行有幫助嗎?為什麼飛機在起降時必須把遮光板打開呢?這主要是出於安全考慮。據行業權威統計,80%的飛行事故發生在飛機起飛後3分鐘和落地8分鐘,即在飛機飛行在海拔0-3000米之間的這段時間,這個時間段也被稱為「黑色的11分鐘」,足以說明這段時間的重要性。為了保証飛行萬無一失,旅客應該主動將遮光板拉開,以確保乘務員能時刻了解飛機和機外的狀況。

便於乘務組和旅客及時觀察窗外情況

   飛機起降階段如此重要,因此乘務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發動機、機翼等部位有沒有出現故障,而旅客也能通過舷窗觀察窗外異常,及時通知乘務員和機組。以前曾經有乘客通過舷窗發現發動機異常,迅速通知,成功防止空難的例子。航班安全與每一位旅客息息相關,因此,在飛機起降的時候,乘客也能夠觀察發動機和機翼的情況,有任何異常馬上通知機組人員。

利用外界光線提供輔助的採光,方便乘客應急

   起飛和下降時特別是地面滑行的時候,若發生客艙停電,遮光板一旦關閉,客艙就一片漆黑。打開遮光板,利用外界光線提供輔助的採光,乘客可以通過舷窗的光線撤離,防止在黑暗中發生擁擠、踩踏等。

著陸出現意外時,便於乘務人員協助乘客撤離

   飛機著陸時若發生緊急情況,乘客撤離前可通過舷窗觀察,根據外界狀況選擇逃生路線,以避開火源和濃煙;飛機在水上迫降時,可能飛機一側是陸地,一側則是海水,乘客可以選擇安全的一側撤離飛機。在飛機遇到不正常情況時,乘務人員也能觀察外部環境,快速的幫助旅客逃離危險。

讓旅客盡快適應室外亮度

   起降時,乘務人員會要求客人打開遮陽板,並且將客艙內的燈光調暗,主要是為了讓旅客能夠先習慣飛機外的亮度。由於現在窗外光線比較強烈,如果放下遮陽板,的確會舒服很多。但是,一旦發生意外,在推開應急門的一剎那,我們的眼睛會首先有保護性的反應——在短時間內無法看到和看清,在光線強弱有明顯的差異的情況下,眼睛的適應需要1分鐘左右。意外發生的時候,1分鐘也不能拖延,這個小細節能讓我們的眼睛更快地適應外界的光線,從而分辨周圍的情況,盡快做出判斷。

便於艙外的營救人員觀察內部狀況,進行施救

   如果發生緊急情況後未能及時離機,旅客也可以得到救援人員的及時救助,他們將透通過這個窗口看到旅客。因此,身為旅客,除了坐在舷窗邊一覽窗外優美的景色外,更應該記得在飛機起降時打開身邊的遮光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