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管灘和考古遺址

三人行

  青山公路掃管灘,有掃管笏路北走,路盡為小學校,中途分支掃管笏村路,經同名大村,直往大欖涌水塘,村路分支處,有老青山村,新舊地圖皆無此村名,實際存在,村牌為憑,由分支路口伸延至山坡,再上為麥徑十段,老青山村村口對正,大片新屋群,隔路互望。

  兩車道交界處入村,過橋路進,傍溪上行,村屋散佈,境況開朗,通道明確,愈上愈斜,村景優美,但居者疏落,多空屋,全村狹長傾斜形狀,最後岔路轉左,梯級上山,即見引水道麥徑,標距柱一九一至一九二之間,該村存在已久,範圍不少,位置明確,不算偏僻。掃管笏路上的中電建築物,昔日地盤建造變電站時,並非首次發現古物遺跡,而是早已知悉該地為一處考古遺址,不只在中電地盤發現古文物,近百年來,附近地點,不同時期,亦曾先後發現古文化遺跡。掃管笏昔日近海,面向遠洋,大片平地,淡水流注,適宜農耕,曾經發現出土文物,從地形推論,完全合理。

  古籍文獻資料顯示,掃管笏村落已有數百年歷史,有關部門邀請了內地專家進行搶救發掘,有重大發現,發掘出新石器時代歷史證據的史前遺物,漢代至明代的文化遺存和出土文物。中電把不同年代的發現過程,發掘經過、地點、時間、面積,出土文物的年代、種類、數量和特色,詳細記錄,中電資助發掘經費。

  青山公路大欖段,過掃管灘橋落車,沿掃管笏路左方前進,稍行即見,中華電力建築物圍牆外,行人路上,將當年的考古發現和發掘經過,全部用中英文和圖片展示,並有陶碗、陶罐,銅錢等實物仿製品展覽,實物有透明罩保護,不怕風吹雨打,巧妙設計,無需進入室內,方便參觀者,保留歷史文化,值得稱許。

  下列的『地理環境』,抄錄自中華電力掃管笏變電站圍牆上展覽壁,對往昔掃管灘的描述︰『掃管笏遺址是位於掃管灘的一處典型古沙堤,面積約兩萬平方米,三面環山,皆靠瀉湖,海灣兩端的一對岬角,形成天然屏障。掃管笏一帶的山崗密佈小溪,流水匯集,繞過古沙堤再出大海,該地是水源充足的理想聚落。』考古專家撰寫的報告,文內提到『一處典型古沙堤』,『海灣兩端的一對岬角』,兩者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。『面積約兩萬平方米』,合二十一萬五千多平方呎,大約兩個半標準足球場。『天然屏障』,即自然形成的長形沙堤,內裡蓄水如湖,中有缺口,水滿溢出海。

  『掃管笏一帶的山崗密佈小溪』,自從興建了大欖水塘和引水道,再無水源入注掃管灘,屯門公路和青山公路之間的掃管灘範圍,小艇能由海中駛入河涌的尾端,每逢颱風襲港,兼遇大潮,海水特高,高愈堤壆,嘉和里村會被水淹,過往曾發生,證明該區屬低窐地帶,從前地勢是瀉湖,和專家的報告?合,中電現址昔日靠近湖邊,環境變遷,今海岸西移。

  中電圍牆展覽壁再上,有支路上山,路口分左右,右方指向二皇墩,左方指麥徑,二皇墩的路牌是官方製作,名稱當然有根據,麥徑本有路牌,再加上人手製作麥徑路牌,可能二皇墩的村民,經常被行山者誤闖,雙重指引。

  二皇墩是什麼地方,從來未聽過,一無所知,為了好奇,往上走,車路很短,路盡幾間鐵皮屋,路旁擺滿垃圾桶,轉上村道,幾間鐵皮屋原是雞棚,飼養大量雞隻,環境較雜亂。村民不準通過,並指示我們往對面行,被迫折返,沿車路再上,到達引水道,標距柱一九二,引水道有車路下走二皇墩,未知能否通過。古藉稱掃管笏為掃管鬱,鬱字筆劃多兼難寫,已簡化為笏。二皇墩的墩字,解作隆起的土堆或石墩,狀如墳墓,非指墳墓。二皇墩的名稱,很像一個部族首領,統率一地,慣稱為皇。二皇,可能還有大皇,又可解作共有二皇。以此推論,該地出土文物遺址,肯定有部族在此落地生根,休養生息,稍上為皇者之墓。

  今天的掃管灘和昔日相比,除了出海的大山溪並無改變,其他的早已面目全非,溪旁有關帝廟,非原址,是外來遷入。掃管灘廣建樓宇,改變最大。掃管笏早在千年已有先民在此聚族而居,由此推想,二皇墩和中電現址很接近,名字蘊含著什麼意思?和歷史有何淵源?是否和先民遺址有關?有待學者深入的探究。

  青山灣古稱屯門澳,東有九逕山,西有青山,兩山夾護,填海前海灣深入,可避風浪。屯門初期稱『青山』,開發伊始,屯門鄉事會要求正名,恢復古名『屯門』,沿用至今。保留青山灣,青山公路,青山村,青山寺,青山等名稱,今之老青山村,和青山寺山腳的青山村有何分別,為何多一老字,令人大惑不解。